最亮的星

作者:林宛蓉

  过去二十一年来,我一直只把自己当做一名受教育者。第一次参加小树苗,我就有幸成为一名见习小队辅。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志工无非就是打打杂,哪里需要去哪里。事实上,志工所做的大多也都是琐碎的事,即随时补位。然而,于黄庭禅的志工而言,补位原来是很考究的,无论是需要“正中下怀”、“善与人同”的心态,还是运用“向内观照”的法宝。

  “我们在做一件改变民族的事”,讲师说得很平静。听完这句话的当下,我心里如大坝决堤,暖流倾泻而下,满满都是感动和敬意。这四天下来,我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外在办教育,内在养正气”。所谓:上所施下所效,跟着身边诸多优秀的志工老师,我也开始学会发现无时无刻不在的教育契机,学会及时补位。后来我发现,这一切考究之处,确实不在于知识水平和反应能力,在于态度。

  第一次见到孩子们时,我好高兴。那些清澈的瞳孔和灿烂的笑脸,每每把我还原成童稚之人。他们亦看穿我完全没有老师的威严,一起傻乐,追逐游戏。就在这种非常柔软的快乐中,我一度忘了自己。直到第一天日落,孩子们上最后一节课,我坐在小队后面,困顿袭来,眼皮沉重,当课上孩子们还在不守规矩地闹腾时,我也没法再集中注意力,心生倦怠。短短二十年下来的习性足以很深很深,稍不留神就会掉入一种恍惚的状态。难怪小树苗的志工一定要求上过黄庭禅,没有觉察,如何随时自省呢?

  给孩子们念完睡前故事后,小队老师开会,我重新检视和调整了自己,在与搭档们的分享中,进一步明晰如何彼此分工与配合:根据不同孩子的气的强弱,巧妙地调整沟通方式与引导。小树苗的成长营里没有“问题小孩”,只有会出各种状况的小朋友。虽然背后家庭给他们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引力无可避免,但我们志工能做的就是秉持黄庭禅的法宝的同时,建立一个最理想的大家庭,营造一种氛围,一种让他们从依赖走向独立、逐渐靠近自我管理的轨道的强大影响力。

  第二天无论如何都不会累了。孩子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跳跃,即便有习性,跟他们在一起的世界总是简单的。他们的气也清真,我再次感受到他们给我带来一股股的力量,从他们的瞳孔中散发的光束,让我喜悦,让我感觉他们单纯的快乐也是我的快乐,心里油然生出一股非常明亮的正气。大概就是赤子之心。

  相比小树苗,我接受过的教育是更为严苛的。我们被提醒、被要求不断发现自己的缺陷,以追求完美,同时也发现其他人事物的不足,吝于赞美,以加诸修正。久之,一种无可奈何的厌恶心理产生了。刚上大学,我一度不喜欢照镜子,刻意远离人群,不想也不知如何面对不美好的人事,所以干脆选择冰封,以至于当有人做了某些美好的小事,也不会告诉他我的感动与赞许。直到有一天跟同学聊天,为此争执起来,于是我第一次听说了黄庭禅,等到去台湾交换时,便和她一同上了中岭山,才有了今天的机会参加小树苗。我很感恩。

  我一直记得,培训时,辅导长在谈及志工时说的这句话:“当你看到了他好的言行,但你什么都不说,这等于在告诉他,你做的这件事一点都不重要。”我一下被打中,心很酸很酸,想到过去,因为选择不说,无形中就在扼杀了多少美好发生的可能;我看到那么多人经意或不经意显示出来的闪光点,却任它们埋没在我眼角的余光……我难道不是在一条不断加深自己习性的路上越走越远,还一边抱怨这条路的冷酷与无情吗?

  我学着不断鼓励和赞美身边的孩子,无论大声说也好,悄悄话也好。令人讶异的是,他们也一点一点、越来越多地有了可喜的改变。小树苗的课程结束时,几个孩子过来跟我再见。还有一个不是我带的小队的孩子,因为课间玩过几次,也在喧闹的人群中找到我,给我大大的躬身礼敬,家长赶忙跟着一起鞠躬。那一瞬间,整个胸腔都是暖意,暖得让人想掉眼泪。我自觉没能为孩子们做更多,只是跟小树苗一起成长,短短两天,“恭敬、感恩、大小先后、心中有他人、改过”这五颗星已经为我们带来很多光。

  我想,其实无论到哪个年纪,都可以将一个闪光点养成一个习惯。这些闪光点就是星星,我们让孩子看到自己身上有星光璀璨,也能看到别人身上的光芒。如此,即使有一天,他发现命运无可抵抗,无边的黑暗袭来,无人可渡己,那他也能发现,自己就是照亮夜空最亮的星。

声明:

  本文为黄庭禅学员练习中的体会分享,过往的心得并不能代表本人修行程度的高低。分享仅为与大家共勉,一同学习进步。

——来自电子报第一百八十二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