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解“膻中”与“黄庭”(二)

作者:张庆祥讲师

  问题:讲师,您曾经说”天君泰然,百体从令”,黄庭就是天君。但《黄帝内经》又说”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到这里黄庭又成了臣使之官了。为何黄庭一下子是君,一下子又是臣呢?祂是谁的君?又是谁的臣?还有易经里有一句话说”黄中通理,正位居体”,这句话的具体含义又是什么呢?

  张讲师:(接上期)所以当我讲”心”的时候,已是包含你的动心与不动心两种情况了,包含你有喜怒哀乐和没有喜怒哀乐的情况,包含你的心有着相和没着相的情况,概括性地统称就叫做心。

  那什么叫情呢?喜怒哀乐变化了,这个能量流动起来了,心里面是一个气场,这个气场奔腾起来了,那感受变化起来了,一般人情绪激昂时就会抓着他的胸膛说:哎呦,我心忐忑不安呐!哎呦,我的心快要从嘴巴跳出来呐!哎呦,我好揪心呢!此时就是你的膻中穴里面的气场正接受到一波波的冲击,一波波的奔流。这时喜怒哀乐已发动,我们叫做情。当它是情的时候,就不是性。情是性的臣,虽然跟性是同一股能量,只是静和动的差别而已,但动起来就离开主人原来的样子,变成到处奔走的臣仆。好比武王一怒而安天下,连武王这样的圣人也会愤怒,也有七情,此时愤怒这情绪就变成武王的臣,供武王使用。武王平常宁静的时候,心胸宽阔的时候,就是性。但只是一直心胸宽阔仁慈,会去伐纣吗?伐不下去啊。他必须一怒,才能使出杀手锏的手段,这时情绪被我所用,这时怒就成了他可用的臣了。又如我们在路旁看到一只流浪狗受伤,心里会生不忍,于是因为这个不忍的情绪,才会让我们去替它想办法找个窝。所以有时没有一点心情,静静坐在那儿,是成不了任何事功的。性是不动的,性的能量一动叫做情,情动了之后,可以做好事,也有可能会干坏事。做好做坏都是性一动所变化出来的,不动的时候本体安然叫做君,一动的时候情绪被我所用,此时换个名词叫做臣。那么说来,这个君臣,归根结底仍是一体的。

  这位同学另外又问道,这君又是谁的君?臣又是谁的臣?这答案很简单,就好像一个国家的君是谁的君?当然是国家的君嘛,臣是谁的臣?当然是国家的臣嘛,臣当然不是君王的臣,而是国家的臣。因为如果没了国家,还论什么君臣呢?都是国家的臣使,只是因为职责不同,而给予不同称呼而已。接着,国家这个名词,此时指的又是谁呢?就是”我”!内经把一个人的身体看成一个国家,那么国里面必有一个君,以及足以成事的臣。这个君虽说是指我们的心,其实就是指我身中的造化之性。你到底是往六道轮回的哪一道冲去?是往天道还是人道去?或是往阿修罗道去?这是谁做最后的决定的呢?那决定者就是君。与其说它是每个人的心,不如说是每个人身中的造化之性所决定的。(未完待续)

——来自电子报第二百八十八期

再解“膻中”与“黄庭”(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