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祥讲师
编者按:上篇《修身的大学问(五)》讲到“正心诚意”的“意”是我们内心的感觉,“诚意”之前要“致知”,从这儿就知道“致知”是“意”内的事,而“意”是心内的事。 “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其中“格物致知”最容易让人迷糊, “致知”究竟是什么呢?
“致知”的“知”不是知识的“知”
“致知”是心意内的事情,“致知”的“知”不能解释成知识,“知”是知觉,为什么呢?因为它是不学而知。你看小婴儿的喜怒哀乐不用学就会。当他看不到妈妈就担心,饿了就会哭,你陪他他就会很高兴,这不用人教,这就是感觉。情绪是一种感觉,人们的喜悦痛苦也是一种感觉,喜悦痛苦不是一个知识,我们要抓住这一点。 “知”是指觉知、感觉的意思,而不是知识的“知”。
《大学》提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诚意正心”就是佛家说的“明心”,“诚意正心”是解脱烦恼的妙方。心是由每个当下的意念组成的,每个当下的“意”诚了,自然我们的心就正了,而要“诚”当下意念,施力点在“致知”。
“致知”由感觉自己的内心开始
之前我们讲到了“诚意”,“格致诚正,修齐治平”, 到了诚意才有了着力点。当下生灭的那个“心”就是“意”,“意”的着力点在“致知”,“知”就是知觉。修身的大学问到了“致知”,就回到我们自身的感受上来了,这很重要,很重要!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孔子所谓“正心”的前提在“意”,而“意”的前提在“知”,这个“知”直指我们的内心,它是一个“知觉”。凡知觉所在处就在心,心是知觉而不是知识。
要“致知”,最开始先得知道现在我们的感觉是什么,是为自己的,还是为公家的、为别人的?感觉在什么地方发生?以什么形式存在?是上冲下窜,还是左搓右揉?是热热的、冷冷的、松松的,还是纠结成一团的?这些都是你要开始去感觉的。当我们开始去感觉的时候,就进入佛家所谓的内观、返观、返观觉照、回光返照,这是很高深的学问。而对此,儒家用很平实的字眼——“致知”来描述,就是引导我们去感觉:我们现在处于什么情绪之中,是阴私小我的,还是大公无私的,我们要充分地去觉知这个感觉。比如愤怒,愤怒是个感觉,虽然引起愤怒的事情不同,但是只要愤怒,反正就是这种不好的感觉,只是也许这次更强烈而已。害羞或尴尬,虽然情境不同,但是害羞尴尬就是这个感觉。而如果觉得哀伤,不论什么原因只要一哀伤,就是这个感觉。
佛法就在日常种种感觉里
六祖在《六祖坛经》里说: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六祖说得很清楚,高妙的佛法其实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种种感觉里面,想要离开这些世间平俗的感觉而去证悟菩提清净,就像在兔子身上寻觅角一样,是不可能的。
现在我们知道,“致知”是感觉的事情,感觉抓到之后就有了着力的地方,这是“致知”的开始。有了这样的认知,我们就能开始如阳明先生说的“致良知”了。
可觉知到感觉了,我们依然烦恼,依然在负面的情绪中,依然阴私满腔。怎样才能做到阳明先生所说的“致良知”呢?我们该怎样在小我中洗涤自己的心性,让我们内心光明呢?我们还需要下一个支力点,这个支力点就是“格物”,“格物”是“格”什么呢?精彩内容敬请关注《修身的大学问(七)》!
(未完待续)
——本文来源:《幸福内心禅》第222、223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