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引证

大梵天王問決疑經六大品第五

      爾時舍利弗。即從座起。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上世之時。有轉輪王。布於世間治世正法。而說眾生身心。即是「木、火、土、金、水」成也。如來所說異之。而說空風火水地所成也。何為是乎?

       譯:那時舍利弗從座中起立,合掌問佛說:世尊啊!上古時代有統領人間的轉輪王,說遍佈人世間的一切法,以及眾生的身心,都是「木、火、土、金、水」這五行的作用所造就出來的。但這與佛先前說的有所差異,佛說世間的一切是「空、風、火、水、地」所造就出來的,為什麼這兩個說法會有所不同呢?

      佛告舍利弗。汝善如來。問之如是。彼上世時。轉輪聖王。依大梵天(色界諸天的同名)大聖王說。唯說天地成後之法。七佛所說。見其未成天地時事而說。此法未生眾生。前成大地。未成大地。前成諸天。未成欲天前成陰陽。未成陰陽有大氣。

       譯:佛陀告訴舍利弗說,你真是善解我意呀,能為眾生問這樣的問題。上世轉輪聖王的說法,乃是站在大梵天(色界諸天)天王的角度來立論的,因此所說的是天地形成之後的現象。而七佛所說的法,是直指天地未生成之前的現象而立論的。七佛說的法乃看到眾生未生出之前先有大地,大地未生出之前先有諸天,欲界諸天未生出之前先有陰陽二氣,而陰陽未生出之前,先有一股「大氣」。

      大氣者。是大空之有空。無始無終。茲有大法。亦此大法無始無終。與空同元。當知此法。是即正理。猶為空主。是名法性。名如來藏。

       譯:這大氣乃是在一切都還沒誕生(大空)之前,就已存在空裡的一股妙氣(在第四分稱它為「空氣」)。在一切都還沒開始也沒結束之前,這大氣裡就包藏著能生一切的大法在裡面,也就是這早已具足的大法讓它無始也無終,讓它與「空氣」同為一切的根源。這大氣之中具足的法,那具足的正理,才是那股空氣的主宰,佛經中稱它叫「法性」,又叫它「如來藏」。

      (附註:還記得嗎?在法界品第四分裡面曾說:「云何空氣成世法界。無始無終大空之中。無始無終有一妙氣。是如來藏。」故知這裡所說的大氣,就是第四分所說的空氣,或稱為妙氣,或稱為法性,或稱為如來藏,名雖不同,實則同一股氣也。

       依此法故。大空有氣。依此大氣。能作陰陽。依此陰陽。作上天。依上天故。亦作大地。成大地故。生諸眾生。眾生亦依彼法成覺。成大覺者。即名諸佛。

        譯:因為有這真法的存在,無始無終的大空之時就有一股氣存在。因為有了大氣的存在,才能生出陰陽;因為有了陰陽才能生出諸天,因為有了諸天才生出大地;因為有了大地,才能生出眾生;眾生最後也是要靠著那股具足在身中的大氣,而修成正覺的。而人中的大覺者我們就尊稱他為佛。

      (附註:由這段可知,人所要修持的本心本性,正由是那股氣所做出來的,故修佛離不開人人身中本自具足的那股大氣,離開不了自有的如來藏,只有依著這大氣才能成正覺,才能成佛。而這股氣在陰陽之前,是這股氣化出陰陽及世上的一切。這說法與中華老祖宗所說的的“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一致。也與孔子在易經裡所說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的精神一致。也就是說,如來佛以「大氣」、妙氣、空氣、如來藏來代表奇妙的萬物本源,而中華老祖宗則用「無極」,易經則用「易」來代表這個不可言喻的本源。可見如來佛說的大氣、妙氣、空氣、如來藏,正是東方先祖所說的「無極」、易經所說的「易」。名雖不同而實皆一物也。由此可知,儒釋道三教所見無殊。)

      是故七佛說六大法。所謂空風火水地識。

       譯:因此佛對眾生說法,基本上要談到六大項,也就是「空、風、火、水、地、識」這六項。

      (附註:空就是金、風就是木,因此「空風火水地」也正是東方的「金木水火土」,下回再引佛經證明。那為什麼再加個「識」呢?識就是感覺,這字是對修行來說的,修行就是對自身如來藏的覺受提起正覺,以便從喜怒習氣裡走出來,因此多加了個「識」字,來提升它的重要性。這「識」正是來自如來藏,也就是庲自那股大氣裡的妙覺,這妙覺才是大氣裡最有價值的功能,因此談大氣時,不能只談空、風、水、火、地(也就是五行),必需加上個「識」字才完整,因此說「六大」。從以上這段佛經可以證明,佛陀不只談到陰陽,而且談到陰陽及萬物的根源「無極」,只是佛陀使用大氣、妙氣、空氣、如來藏等名詞來稱呼它而已,故知東西方修行都在修一個本源,一股天然的妙氣,實無二致。至於東方的五行,如來則以「空風火水地」來稱呼,下回再引經證明。)

———— 未完待续 ————

——来自电子报第四十七期

五行证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