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中华文化




修身大学问(四):是什么让你无法成为一个“好”人?

前三期讲到,立志,立的不是事,“志”要从心里立。我们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内心俯仰无愧,志存高远,造福社会,可也得有个支点、着力点,才能把修身、修心的学问落实,那么这个着力点是什么呢,要成为一个“好”的人,在哪里着手呢?



修身的大学问(三):“三十而立”究竟要“立”什么?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一直以来,我们都理所当然地认为“三十而立”就是指“成家立业”。可是,我们却是把“立”的方向解错了。



中国的快速崛起,与中华古文明有何关联?

中国全面快速崛起,举世瞩目。我们受惠其中,却并不知道真正的“功臣”在哪里?觉者的揭秘和忠告,能否唤醒我们,一起珍惜、感恩与努力,让中华崛起的光芒照耀得更远呢?


修身的大学问(一):立志原来有大学问

春天来了!大地回春,种子破土而出,人们的心里,新的希望也开始萌芽。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隆重推出《修身的大学问》系列文章,期盼能如春风般唤醒人们自身的大自然,让内心的种子萌发,沿着圣贤指引的道路,“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圆满自身,成就未来。


亲人犯错了,我们该怎么办?

古人犯错,孔夫子会把“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直在其中”看作是直的行为?现代社会,如果是家人犯了错,我们又该如何处理?亲亲相隐的观念是否也通用于其他亲人、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