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带你直入心源性海的”内心钥匙”
一个人能否开悟明了心性,本是个人的事。可如果未能了透学问的根本,却又跟随者众,这有可能误了别人而不自知啊!
一个人能否开悟明了心性,本是个人的事。可如果未能了透学问的根本,却又跟随者众,这有可能误了别人而不自知啊!
自清朝末年起,中华民族经历了上百年的衰败期。如今,在西方国家一个个渐渐走向衰落时,中国却能在短短几十年间迅速崛起,这绝非偶然,其实老祖宗早已经把快速复兴的力量积蓄在悠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中
阳明先生为《朱子晚年定论》作序,道出了他苦苦追寻学问真知、上下求索经历,真正的学问是怎样失传,又是如何重见光明的呢?
前几期《修身的大学问》把一个人修身的次第讲得很清楚,一步步缩小范围,支点就在我们身里面的心,心里面的“意”, “意”里面的 “ 知 ” ,“知”里面的“物”,到这里支点已经出现了。既然支点出现了,那支点在哪里,要怎样做才能使我们能得到修身的莫大好处呢?
大儒朱熹晚年眼睛看不见了,这时他常返观内照,竟发现了一个大秘密原来真正的学问在这里啊~~
圣人也有高下之分吗,究竟以什么来定论呢?听听阳明先生的妙语释疑问~~
修身的大学问的代表作《大学》中的最核心的“格物致知”一篇,被秦始皇焚书坑儒时焚毁了,导致了“格物致知”的真义的失传,之后又遭逢后世大儒朱熹错解,让这一大学问被误会了两千多年!那么“格物”的真义究竟为何呢?本文千万不可错过!
上期(面对青少年暴力,是“爱”得太少吗?),我们找到了青少年暴力问题的根源,也知道只有重新拾起老祖宗的智慧,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接下来,让我们继续来探究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吧~
上篇《修身的大学问(五)》讲到“正心诚意”的“意”是我们内心的感觉,“诚意”之前要“致知”,从这儿就知道“致知”是“意”内的事,而“意”是心内的事。 “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其中“格物致知”最容易让人迷糊, “致知”究竟是什么呢?
《论语》头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常常解释为学知识要常温习,温故而知新;先儒朱熹解释说要学习效法先觉者的行为。然而,这都是浮在外在行宜的说法,没有直达到根本,那么阳明先生是怎样解释这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