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纠正习礼的误区?

作者:张庆祥讲师

 

       学生问:讲师您好,最近大家在习礼的演练中,很多时候都会练习让自己可以退让,一直去感觉对方的感觉(西洋所谓的同理心),拼命放低姿态,想办法关怀体贴,让对方舒服。可是,这样不断放低自己就是“礼”吗?

       讲师:一味的柔软就叫“善柔”,不叫礼。你要学习的是古代那种正义君子,讲话有时用柔软的态度讲道理,有时却用刚正不阿的态度讲道理,但目标总是为了讲得出个明明白白的道理来。

       用道理去取悦一个人,比用逢迎去取悦人要好得多。但讲道理的同时,究竟要用柔和的态度,还是刚严的态度,则要因人而异。因为人有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之别,下等无智慧之人可以把他当小孩来看,你对他半哄半骗地诱导他也是可以的。为什么我们对一些心理有疾病的人,都要对他同理再同理,柔软再柔软,以便取得他的信任?那是因为他是下等之人,是个病人。对病人要有耐性,不能急。而对上等人不必如此,只要直接讲一条明明白白的道理,怎么做有利于长远,怎么做是不利的,怎么做是个君子,怎么做像个小人,这样明白地直陈就可以,不论你态度是好是坏,只要你有理,就能讲明白。所以对上等人跟下等人,方式是不一样的。

       而对中等人则要刚柔并济,循循善诱,有时要让他感受到你的和气宽阔,有时让他感受到你的刚正不阿,让他感受到你胸中有一股正气,这样才容易改变他。什么叫一股正气,这正气必建立在一种开阔、公正、没有私欲的存心里面,再配合你那坚定不移、不与邪私苟同的严谨态度,这就叫刚正不阿。态度可以时而柔、时而刚,而唯一不可改变的是刚正不阿的决心。所以,礼不是一味地放低放软。

       学生:那如何判断此人是下等人还是中等人呢?比如总是喜欢挖苦讽刺别人,对人充满不屑的人,你软他当你好欺负,一而再的玩笑贬损你。而对他硬一点又很容易生气,就是: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种人属于哪一等?该怎么应对呢?

       讲师:这些都算是中等人。他不是不懂事,他是习惯不好而已,但也不会偷抢拐骗,也不杀人放火,属中等之人,社会上多的是这种人。中等人就是对他讲道理时,偶尔对他软,偶尔对他硬,这才容易改变他。不过不论态度是软是硬,总都得要一条明明白白、大公无私的道理才行。

       学生:那什么属于下等人?

       讲师:下等人有两类,那种笨的、不懂事的,头脑转不过来,我们就说他是属于下等人,这种人我们就把他当做小孩,慢慢呵护、慢慢同理来改变他。另有一种是很顽劣、很恶毒的人,圣贤也把他归列到下等人,对这种下等人不是给予严厉的打击,就是要敬而远之。

       我想一般人最常碰到的大多是中等人,这种人也不是坏到哪,就只是有些坏习性,或一张嘴很贱,也不是真的听不懂道理,面对这种常常要引用一下古人讲过的那些很有道理的话来让他听听,才好纠正他的毛病。好比面对那种浮夸的人,当他又再次浮夸起来的时候,你就引用古人的话说:“我曾听过古人劝我们说’满招损,谦受益’。一个人要是自满,即使你再有才干,你也会常常得罪人,常常被人看轻,甚至会招来贬损。而若是你没有才干又喜欢自夸的话,那会招致什么结果,也就不想可知了,所以诚恳地奉劝您,谦虚一点才是真正能得大利益的啊!我虽然很多时候也没做得很好,但我很愿意跟着古人的智慧学习,真有说不尽的好处呢!”我想这样引用古人的话,用宽和诚恳的语气来和他讲道理,这就是明明白白的道理,而又有刚正不阿的态度,这样的沟通就是礼呀,何必不断地放低逢迎才叫礼呢?

       要注意的是,所谓刚正不阿的态度,倒也不是要教训他,您只是坚定不移地引用古人的智慧,就说:“我读古书的时候,发现古人这么说,我听古人讲如何如何。”把责任推给古人,而您只是坚定不移地学习改变自己而已。

       有时候大家碰到刁难的人都会说:“我一下子都不知道讲什么!”但其实你身边常刁难你的人不就那几个吗?而那几个人的毛病不就那几点而已吗?你都数得出来的啊!比如说:这个人爱浮夸、那个人爱贬损人、动不动对你斥责不休等等,不就是这几个缺点令你头痛而已嘛,而有关这几个缺点在古书里,在《菜根谭》里面,在《论语》里面,曾经有古人怎么怎么劝我们的,你在读经的时候稍微注意收集一下,你就可以拿出来引证引证了呀,试试看,他下次就不敢再这么无理地侵犯你了。

       学生:明白了讲师,但最难就难在,做不到您这种刚正不阿、又心平气和的语气来讲一个道理出来呀。

       讲师:对啦,如果你引用的古语很好,但你的语气却是跟小人一般的狭迫,那这个事情最后就只有越来越糟了!那是小人相斗,怎么令对方一起学习君子之风嘛,对不对?

       学生:是的,明白了,讲师。虽然自己也只是一个中等人,生活中总是要面对一群中等人的各种毛病,但我总要坚定自己学习君子心量的那份宽阔。感谢讲师的教导。

——来自电子报第二百七十四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