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沆不阿

  北宋时期,忠臣李沆常将民间发生的水灾、旱灾、盗贼等事件禀告皇上,可这在其他大臣看来却是小事,不足以劳烦皇上。而其他大臣要么报喜不报忧,要么就给皇上秘密信件。唯独宰相李沆不这样做,这是为什么呢?请看“李沆不阿”的故事

十七、【李沆不阿】

李沆不阿。直奏殿陛。公事公言。深恶密启。

原文

  宋李沆,为相时,屡取四方之水旱盗贼直奏之。上问治道所宜先。对曰: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此最为先。

  上尝谓之曰:人皆有密启,卿何独无?

  沆曰:臣待罪宰相,公事则公言之,何用密启?密启者,非谗即佞耳。

  先君曰:李文靖、史称其内行修谨,居位慎密,不求声誉。遵法度,识大体,人莫能干以私。公退,终日危坐,未尝跛倚。观其奏对各语,及深恶密启之言,与史之所称品行相仿。足见其守正不阿矣。

白话故事

  北宋时期有个忠臣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今河北邯郸肥乡县)人,官任宰相。

  他多次把天下发生的水灾、旱灾和盗贼等情况向皇上禀告,从不隐瞒。当时一些大臣说:“这些小事就不用向皇上说了,报告些能让皇上高兴的事就可以了”。他则认为:“皇上(宋真宗即位不久)还年轻,如果皇上不了解老百姓的疾苦,又怎么能治理天下呢?”

  皇上问李沆:“治理天下之道,什么才是第一重要的事呢?”

  李沆说:“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此最为先。”因为心浮气躁之人,心性不定,朝三暮四,判断是非肯定有失偏颇;新进的人,经历的事情少,没经验,很容易出现偏失;好事的人,喜欢惹是生非,好大喜功,不务实,爱折腾事。所以这三种人应该要禁忌使用,要用贤达的人,在地方上才有可能教化百姓。

  宋真宗曾经问李沆:“别人都有秘密信件给朕(皇上的自称),唯独你没有,为什么呢?”

  李沆说:“我身为宰相,公事公办,何必用密奏?那些有密奏的大臣,不是进谗言就是奸佞的小人,我非常讨厌他们,怎么能效仿他们? ”

  李沆生性正直宽容,行为谨慎,不多说话,识大体。他在官场上行为谨慎严密,不追求声誉,重视国家的规矩和大目标。别人都不能因为私事打扰他。他在公事如此,退朝后也是如此,闲暇之余在家行住坐卧都非常注意自己的行仪。

  他看别人给皇上的秘密信件都是他所深恶痛绝的谗佞密语,他告诉皇上说:“奸佞的言语好像很忠心、很确实。”

  皇上就问他:“这样的言辞不是很难辨别吗?”

  他说:“奸邪小人的做法,虽然说难以分辨,但是时间长了自然就败露了。”

  李沆一生非常清廉,1004年7月,李沆正等待着上朝,突然疾病发作就回去了。皇帝派太医去诊断,派去询问病情的使者在路上接连不断。第二天,皇帝亲自前去探视,赏赐给他白金五千两,李沆却派人送还给了皇上,隔天李沆就去世了,终年五十八岁。皇上听到后非常震惊,赶紧御驾前往,对着遗体痛哭,还对身边的人说:“李沆身为大臣,忠良纯厚,始终如一,谁知道竟不能长寿!”说完又落泪。皇帝为了李沆停止上朝五天,追赠李沆为太尉、中书令的官职,他的谥号是“文靖”。

——(改编自蔡振绅先生编著的《德育课本》初集第一册「忠篇」《李沆不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