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实修释疑

 


目录

 

  1. “含容”的真义是什么?
  2. “要往内,不要往外!”的“内”是什么意思?
  3. 观到气血实相后,如何“应物”合宜?
  4. 胸膛紧的时候能否依然照见实相?
  5. 为何止不住烦恼一再重现?
  6. 内观法门如何面对情绪波动?
  7. 动态的气血中真能观察得到实相?
  8. 如何强化内观自觉?
  9. 内观是分分秒秒都要观察吗?

 


“含容”的真义是什么?

 

  课堂上常常讲到“含容”,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把它“融化”或“化为无”的意思?

  张讲师答:是允许任何气血的感受在胸中自由的存在,不与之有任何的抵抗。当你真正去含容它时,虽然能感觉到它的威力明显变小,但这种解脱练习的本身,并非建立在期盼那感受变小才得到解脱,而是因为完全无惧的含容任何感受的存在而得到解脱。这三教心法并不需要将它“融化”,也不必致力将它“化为无”,或把它“消灭”,这一点则是很多新生旧生都会一再重犯的毛病。

 


“要往内,不要往外!”的“内”是什么意思?

 

  讲师在练习时常说“要往内,不要往外!”那么指的是内在的什么呢?”

  张讲师答:最主要是指胸口中所泛出的气血,或感受。称为心情、情绪,或奇蒙子,则是一般人较为熟悉的名词。例如在凝视着一个人的眼睛时,心中自然会产生出一点点的尴尬心情,这心情便是内在的一种感受,而这感受是一丁点气血起伏来去所组成的。人们的情绪好恶就是攀附在这一丁点的气血感受中上演的。因此所谓往内,指的是胸口内正在发生微微变动的一丁点气血感受,仔细观察你的尴尬究竟是如何攀附在气血上发生的,并透过观察气血本无意义的实相,而去除内心上的罣碍。

 


观到气血实相后,如何“应物”合宜?

 

  内观出内在感受的级数后又如何?外在事务要如何选择?是以和为贵,或是继续依自己的感觉做?

  张讲师答:往内觉观,只剩下气机感受的级数实相,所有烦恼罣碍即刻解脱。过不久烦恼又来袭,依然提起观察实相的真知,又得即刻解脱。一有情识攀附即练习觉观,时日一久,往后不论什么气血来袭,都只剩下气机实相而已!人生真静从此奠基。

  外在事务的应对方式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同,没有一定模式的。文王选择以和为贵终其一生;武王选择一怒而安天下;颜回选择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伊尹选择出仕,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可见虽圣贤亦有不同选择,圣贤唯依内在实相而行,不求外在之同否也。

 


胸膛紧的时候能否依然照见实相?

 

  胸膛紧的时候能否依然照见实相?

  张讲师答:紧就观察紧的实相,松就观察松的实相,不分别取舍,如此而已。然而为什么课堂上我一直强调要松下来呢?因为众生在胸腔紧的时候特别容易攀附妄想,胸腔松的情况下较能培养实相的觉知力。等到实相的觉知力成熟后,松便观察松的实相,紧便观察紧的实相,没什么取舍的。

 


为何止不住烦恼一再重现?

 

  烦恼可以借由“禅修”短暂放下,但相同的烦恼及念头也在短暂中又重现,有什么办法可以得到精进呢?

  张讲师答:正确的禅修可以帮助我们对于心头不断来袭的气血,得到彻底的觉悟与放下,然而心头的气血在得到正确的认识后,依然会不断的重现,它像冰雪溶化般,一层层的浮现,这就是你的“心业”所在!也就是说,你的“心业”就卡在黄庭中的那股气上!初练习时,你要一次次的对着这股夹杂“业力”的气血不断提起真知,使每一次的气血起伏只是如潮来潮般自由的存在,不再代表其他任何烦恼罣碍的意义,此时你已逐步踏上“了心”之路!你已经在精进的路上,你要为此感到欣慰,千万别因为它的不断出现而感到懊恼! 

 


内观法门如何面对情绪波动?

 

  当心里的激荡波动浮起,要如何压制?还是靠内观来分别它的差异,才能使内心平静?

  张讲师答:人们的气血永远都在起起伏伏,因此如果要等到气血完全平定之后,才能拥有安宁的心境的话,那么我们的生命品质恐怕剩下三分之一都不到了。

  经典只说“观自在”,而非“观不在”。只有“观自在”才是菩萨,执着“观不在”便成凡夫!观自在就是不怕它的存在,不怕它起起伏伏,因此不需压制气血使内心平静,只要让畏惧气血动荡的抵抗与知见拿下来即可。自在是不怕,不是抵抗,也不是消灭,学习观察内心气血激荡不已的当下,持守对于气血起伏了无分别的功夫,才能在气血动静之中,都能得到全方位自在与解脱,这便是“黄庭禅”与其它禅修不同的地方,黄庭禅的解脱是气血静也解脱,动也解脱,这也是本单位的内观训练与其它内观的不同处。

 


 

动态的气血中真能观察得到实相?

 

  若是气血已攀附成情绪,是否有可能因觉察黄庭的气血变化而卸下罣碍,有可能在动态的气血中观察得到实相吗?

  张讲师答:圣贤岂欺我哉!在还没有充份的信心之前,可先参考先圣的遗言:心经的“观自在”,以及“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金刚经的“应作如是观”,孔子的“听之以气”,子思的“发而中节”等句,皆是我们最好的指引。

  您怀疑动态的气血中还能观到清真的实相吗?试想我们看着静态的水,它只是水,而看着动态的水,不也是水而已吗?观察身中气血的动静,就像我们在隔岸观水一样,静时看静的实相,动时看动的实相,了无攀附。然而人们却在这个环节上产生无尽的迷惘,但只要我们定下心来静静的返观,自然可以照见它本无烦恼的真相,金刚经所谓“离一切相即名诸佛”不正是我们最好的指引吗。

 


 

如何强化内观自觉?

 

  内观身中的实相是重要的过程,但在现实生活中要落实这个学问并非易事,外界五花八门的刺激,常让人无法觉知内心的一丝丝变化,有何方法可提供自觉呢?

  张讲师答:平时除了在静坐中观察自身,以便培养觉知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多练习在日常动态中的观察,例如与人谈话时留个注意力去感觉内在的所有发生,在走路时、工作时、喜怒时,都留个注意力去觉知内在的发生。若是时间许可的话,周六日可以上中岭山参加动态的单元练习,相信会有很大帮助的。

 


 

内观是分分秒秒都要观察吗?

 

  内观是分分秒秒都要观察吗?是不是日常每一个感受的变化都得要看得清清楚楚才算数呢?这样不是很累吗?

  张讲师答:内观并非这么无趣的事,但刚开始练习内观时,为了确知你是否受到气血或情绪的控制,因此练习时需要专注而细心的观察,然而觉知力提升后,不必如此费事的,只要情绪一起,立即觉知得到,贪妄一起立即觉知得到,这样就行了。好比我问你肚子饿了没,我问了你再觉知还来得及,这并不需要一整天都专注在观察自己饿了没才能回答,对不对呢?

  观照内在的发生也是一样,只要情识一起立即觉知得到就行了,不必分分秒秒费神观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