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禅宗公案,说有一位叫德山的人,翻山越岭挑着他整理的经书去找六祖辩论 。
饥肠辘辘之时,见到一位老婆婆,便请求供养食物。
老婆婆说:“我这里只有三样食物,一个叫过去心,一个叫现在心,一个叫未来心,你要点哪个心?”
德山一听顿时茫然,不管他点什么心都不可得,都吃不到。
老婆婆说:“你现在挑着经书是要去PK,那你点的又是什么心呀?三心不可得,那佛的心到底是什么心?
看来你还没有开悟,前面龙潭寺有一个崇信禅师,我劝你去拜访拜访吧。”
然后挑着食物就走了。
德山气愤地走到龙潭寺喊:“什么龙潭寺,我没有看到龙也没有看到潭!”
老禅师出来说:“你站的地方就是龙潭,你没有看见是因为你像一只蚂蚁那么渺小地站在龙潭里。”德山当下傲气锐减。
崇信禅师说:“天黑了,你走吧,这里有一盏灯火,送你走夜路。”
正当德山恭敬地接灯火时,老禅师忽然把灯吹灭。
在这一刹那,德山当下开悟。
公案到这里结束 。
他到底悟到了什么?我们自然不好揣摩。
但是每个人每天都在体会人生,体会自己。
都说《金刚经》是一部开悟经。
《金刚经》每一品都不离我们凡夫的心,这个心与佛陀正等正觉的心差在哪里?
佛陀通过与须菩提的对答,点破众生修行的盲点,带领我们拨草寻蛇,只为引渡众生到达心的彼岸。
我们有缘学习到《张庆祥讲金刚经》,张讲师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例子为我们解读《金刚经》,那是一场感受与觉悟的盛宴。
邀请您一起来学习《张庆祥讲金刚经》。
学员分享-1
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慧能一闻即开悟,只是一个禅宗公案,自己听得很开心,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通过学习张讲师的解释,才明白整部《金刚经》就是讲心的实相,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自在、清静的心。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就是情绪涌上心头时,我(心)的不分别取舍,这不是思维的领域,而是感受、感觉的领域,是“气”的感觉!
学员分享-2
讲师讲的内容真是一针见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找到宝了。
学员分享-3
修行在一般人看来,是玄奇古怪,高深莫测的事;但这位老师说的那么平实易懂,让我们明白什么才是宇宙唯一的真理!再看其他的经典都触类旁通,很容易理解。感谢!
相伴21天,3个主题:
第一周:《金刚经》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第二周:何为真正的清净心?
第三周:《金刚经》要怎么读才能增长智慧?
学习方式:
1)每周1个主题,分2次学习,每次30分钟。
2)志工导读陪伴。
3)把《金刚经》用在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