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的故事——【钱徽焚书】

“耻”的故事——【钱徽焚书】  【原文】

  钱徽得书,取士无私。受诬不辨,出书焚之。

  唐錢徽,為禮部侍郎。宰相段文昌、學士李紳並以所善委徽,求致第籍。徽不能如二人請。文昌即奏徽取士以私,貶江州刺史。或勸徽出文昌書自直。徽曰:「苟無愧於心,安事辨證耶。」敕子弟焚之。後拜吏部尚書。

  今之暮夜苞苴,夤缘请托者,无论矣,而上以所善委其下,大率皆段文昌李绅也,谁敢违之。钱徽能不如所请。已为难能。乃受诬不自辨白。更焚其私书。此等度量。岂凡人所能及。文昌等真当愧死矣。

  【白话故事】

  唐朝时,有一个叫钱徽的人,做了礼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当时的宰相姓段名叫文昌(礼部侍郎官职要比宰相官级低),他和李绅交好,李绅是专管制诰的官。这一年,钱徽担任全国科举考试的主考官,段文昌和李绅两人正巧有认识的朋友参加科举考试,于是段、李两人就把参加科考的朋友的名字写在信纸上,当晚亲自到钱徽家送信,请钱徽看在他们俩的面子上,在考试中通融一下,让他们的朋友能顺利通过本次考试并中选。虽然宰相段文昌亲自找钱徽通融,但钱徽却凛然不为所动,坚持公事公办。结果放榜时,段文昌和李绅推荐的人都没有中选,段文昌觉得自己作为宰相在朋友面前颜面尽失,从此对钱徽怀恨在心。

  这次科举考试结束后不久,段文昌就上书皇帝弹劾钱徽,污蔑他在本次科考中并不是真的为国家选拔人才。作为主考官,收受他人贿赂,利用职权徇私枉法,他所录取的进士没有真才实学。段文昌就这样把莫须有的罪名扣到钱徽的头上。遗憾的是皇帝也是非不分,听信了段文昌的污蔑之词,加上李绅在旁边“添油加醋”,诽谤钱徽,惹得皇帝大怒,把钱徽连降几级,贬到江州地方去做刺史(在地方上做监察工作)。

  原本科举考试前,段文昌为了那些攀附权贵请托的人,趁着夜晚亲自到钱徽府贿赂通融。一般来说,段文昌、李绅与钱徽同朝为官且官职比钱徽大,两人亲自上门送信委托通融,没人敢违背。但是钱徽却坚决不做任何徇私枉法的事情。

  科考过后,钱徽被段文昌诬告而贬官,很多了解内情的人都同情钱徽,知道他是被诬蔑的。这其中有的是钱徽的朋友,有的是同朝为官的同僚,他们都为钱徽愤愤不平。钱徽的朋友劝他把当初段文昌写给他的信拿出来为自己作证,因为在这些书信里,段文昌要通融关照的人白纸黑字都写在上面,是向皇帝澄清事实、表明清白的铁证。可是没想到钱徽却说:“我做事光明磊落,虽然这次被诬告且有证据,但我心里坦荡。何必要拿别人给我的私人书信作为证据去辩白呢?”就这样,贬官远行前,钱徽并未在朝堂上站出来为自己申辩,反而让下人烧掉了段文昌给他的信。钱徽的磊落、宽容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

  因为钱徽清廉正直,被贬这件事并没有真正影响他的仕途,他后来做到了吏部尚书。

  像钱徽这样受人诬告不仅不自辩,还把能为自己洗冤的书信证据都焚毁的做法,实属罕见。他相信清者自清,即便受到别人的诬陷,也不选择愤怒反击,而是豁达相对。这真是让段文昌之流自惭形秽啊。

  这种正人君子的风范,值得后世敬仰。

  改编自蔡振绅先生编著的《德育课本》初集第四册耻篇《钱徽焚书》

——来自电子报第三百零一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