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休息一会(二)
在家侍奉双亲,照顾妻小,这些人世间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在圣人眼中,却是德行与人格的最高要求,在平凡小事中做出的典范,甚至能拿来用在治国平天下的大事中。岂可疏忽?岂敢休息?
在家侍奉双亲,照顾妻小,这些人世间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在圣人眼中,却是德行与人格的最高要求,在平凡小事中做出的典范,甚至能拿来用在治国平天下的大事中。岂可疏忽?岂敢休息?
成天学习、修行太苦了,也太枯燥无趣了。不一定要学习才能成功的吧?外面这精彩的世界,去好好打拼,一样能有所成就,借机还能好好休息一下。即使是子贡这样的贤人也会有方向迷茫的时候,他真的能够如愿以偿地休息吗?我们陆续带大家来欣赏这个精彩故事。
生活中我们离不开“名”,善用“名”的人甚至可以改变事情的结果。然而若是对于不切实际的“名”开始执着,就会远离真相,背离实体,迷失在“名”造成的虚幻中。我们将摘录各类经典中关于“名”的解读,分期带给读者们。
通过出自经典的二位祖师对答,达摩祖师将旁门左道一一列出。之前不少人也走过这些路,以为是修行的正路,而真相早在经典中清楚明白揭示出来了。但愿你我众生能深入经藏,智慧清明,不再被旁门的效应所迷惑,踏实的在各教圣人的引领下走向解脱的不二法门。
纵然讲法讲到百万人天感动,不了生死,仍是旁门;就算天女散花的拥护,不入三教合一的精髓,还是左道。什么是旁门左道,什么才是不二法门?借二祖神光求法时的问题,达摩老祖早已经为我们清楚明了的道破。
这是摘自张讲师在《六祖坛经》CD中的一段小故事,禅宗第二代祖师神光曾经走过的弯路,和为求正法的决心,都是后人学习的标杆。其中更为难得的是借用二祖的提问,达摩老祖为我们详细讲述了什么是修道当中的旁门左道。我们将分两期为您送出这篇精彩的故事。
有义之人,不会犯上,不会作乱,因此”义”的存在是社会安定的必要条件,圣贤教导人的方式从来不呆板不压制,而是利用各种礼仪来规范和教导人心。看不透其中的智慧,而妄论古代封建迂腐,恰恰是现代人的短视与愚痴。
。
刑罚条款越来越多,而犯罪却未必减少,人们会去犯罪通常都是因为心中的欲壑难填,在三皇五帝时期,简单的刑法只是用来设防,真正教化民心却是用各种的礼教,达到制五刑而不用的至治境界。本报将分期摘登其中两篇,让我们可以瞻仰到圣人智慧的光彩。
上期讲到君子无忧,因为君子坦荡荡,虽壮志未成也能乐其意。在顺境下说这些固然容易,可当时提问的前提是孔夫子他们被官兵围困,断粮七天的情况下,亦能无忧,这种境界才是凡夫所望尘莫及的吧。本期为本篇故事的结局,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上回讲到孔子在绝粮七日时,还有心思关心徒弟们的学问是否巩固,考问了两个徒弟子贡和颜回,问他们在如此危难时刻怎样看待圣人的学问?问过之后高下自分,也让我们学到了生动的一课。接下来这篇是子路问孔子的问题:君子亦有忧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