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

作者:陈志

  每个人都有梦想,不同的人生阶段,梦想也会不同。小时候我曾梦想当个翻译家,上大学后通过努力,真的把英语学得不错,但是当翻译却已经不再是我的梦了。

  今天,我又有了更高的中国梦。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大约是2008年,我身边的一位朋友通过努力学习不断超越自我,在职场上迈上了新的台阶,薪酬也从3000多逐渐上升到20000多。我每次见她时,都看到她在用MP3听着什么,问过才知道她是在听质量管理方面的新知。她的变化也触动我想去听些什么,可是听什么呢?每天上下班路上有2个多小时可以利用,因为没有具体目标,就决定从国学、管理和人文方面开始听。2011年11月,我经高中同学推荐看了台湾提倡经典诵读的视频,里面推荐了人生必读的两本书——《道德经》和《论语》。于是,我决定和我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一起背《道德经》。从放寒假开始,我们用27天背熟了《道德经》。春节过后,我们又开始背诵《论语》,每周一章,每天背几段,一学期下来我们就把《论语》也背熟了。就这样,在孩子上初中前的暑假,我们背完了《大学》和《中庸》。后来我又看了《孟子》等经典。苦于不理解经典的含义,我开始在网上搜索相关的视频讲解,还听了很多名人的讲经说法,但听完了发现对自己没太大帮助。

  2014年上半年,幸得一位朋友推荐,我听到了黄庭禅张庆祥讲师讲解的《中庸首章》,仿佛大梦初醒:原来经典可以这样解读。于是我从黄庭禅官网下载了张讲师大量的免费讲解资料,并在2014年暑假从网上买到了张讲师讲解的《道德经》、《论语》、《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庄子》等全套CD,每天如饥似渴地听起来。从那时起,张讲师的声音一直伴随着我的生活。黄庭禅网站上的所有文字资料,我也差不多都看遍了。

  2015年3月,从《黄庭禅电子报》上看到有那么多学员参加禅修后发生了改变,我明白这些变化单靠读经典是做不到的,于是我参加了4月30日在南京举办的初阶二日静禅班。两天的课程里,我对于黄庭的感觉不是很明显,找不到黄庭,该怎么办呢?我决定在跑步中来体验。其实上课之前,我曾在喜马拉雅FM的《幸福内心禅》里听到傅冠通大哥分享跑步时体验经典中的“归根曰静”,兴奋之余试着跑了,可没跑多久就气喘吁吁,根本没体验到轻松的感觉。

  这次有了初阶课程的体验,我下决心再次通过跑步找黄庭。5月2号晚上,我第一次跑了800米,跑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胸口气血的澎湃和翻滚,感觉到胸口堵得很厉害。当下我试着放松肩膀,敞开胸膛,让气血回归自由,很快身体感觉舒服多了。当我停下脚步,放松身体,用手按着黄庭,感觉着里面能量的涌动,身体竟然感觉非常轻松。我继续活用课堂上学到的体验,没想到3号晚上一口气跑了1600米,4号跑了2400米,5号跑了3200米,我终于发现跑步真的可以很轻松,并体验到了“归根曰静”的真正内涵。这也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要想把经典化为动词,只有亲自去体验。

  学习经典,我最初也被逼无奈,因为我心中有很多困惑,所以算是“困而学之”了。在我和孩子背诵经典的过程中,我经常边背诵,边抄写,且多听音频,这虽是最笨的办法,但也是捷径。因为如果你想让自己身边的人读经典,只有你自己先读。开始可以先不去弄明白经典的意思,只要记住字句就成,尤其是对孩子。虽然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选择也不同,但只要你想去做,就能找到适合你的最好的方法。当你想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你有一千个理由;当你不想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你有一万个理由。当我们认准目标,每天去坚持,每天所做的比前一天哪怕只多做1%,一年之后我们就能由原来的1变成37.8,也就是,坚持下去,十年之后原来的1就变成了5.9×1015,这是个很大的天文数字,即1.013650=5.9×1015。这就是我们老祖宗所说的“十年磨一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的意思了。只要按照讲师建议的,每天素食、七分饱、站桩、打坐、跑步、宽两秒练习、做成人成己的事、减少负面情绪,日积月累,成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建议大家可边听音频边读经典,现在很容易可以买到张讲师的书和光盘。我是先把经典读熟了才听的,当你读熟了经典再去听张讲师的讲解时,会发现你读经典时的很多困惑会豁然开朗,而且你可以把很多经典里的精要之处串起来了,融会贯通。

  现在,我的梦想是传播中国的国学,让更多人了解国学、认识国学,让中华老祖宗的智慧重新在这个社会呈现。

  我曾走了很多弯路,才有缘遇到明师,把经典讲得这么深入浅出、这么生活化。我觉得自己等了很多年,终于等到了张讲师,幸好没有错过。衷心祝愿每一位有缘人,都能按照张讲师所讲的去做,把经典化为动词,就一定能实现心理的自在、生理的健康和事理的圆满,一定能做一个幸福的人!

  我相信,有张讲师的指引,我的中国梦会越走越顺!

声明:

  本文为黄庭禅学员练习中的体会分享,过往的心得并不能代表本人修行程度的高低。分享仅为与大家共勉,一同学习进步。

——来自电子报第二百零二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