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园丁故事:悌的故事-欧阳贤嫂

四、园丁故事:悌的故事-欧阳贤嫂【原文】

廖妇欧阳,小姑闰娘。乳哺送嫁,贤嫂名扬。

宋廖忠臣妻欧阳氏,舅姑死疫,遗一女名闰娘。才数月,氏适生女,同乳哺之。乳不给,乃以其女分邻妇乳,而自乳闰娘。凡有食物,必倍厚之。久之,女亦自甘退让。及笄,人每求其女,氏必以小姑未字辞。卒以富贵家先闰娘,罄其妆奁之美者送之。送女之具不及也。

吕坤曰:“姑嫂,世所谓参商人也。年少分疏,易生嫌隙。世之为嫂者,诚如欧阳氏,则举世皆闰娘矣。吾以是知一人尽道,二人成名。同室仇仇,过分多寡耳。难以罪一人也。

【白话故事】

宋朝廖忠臣的妻子,复姓欧阳。嫁入廖家后不久生下了一个女儿。这时,她的公公婆婆由于染上了瘟疫,双双去世了。死后留下了一个女儿,名叫廖闰娘。廖闰娘是廖忠臣的妹妹,生下来只有几个月大,父母就不在了,很可怜。正巧,廖闰娘与欧阳氏生下的女儿差不多大,都是嗷嗷待哺的年纪,欧阳氏就把这个小姑与自己的女儿一起抚养。姑娘、侄女一同吃着她的奶水。然而,她的奶根本无法同时喂养两个孩子。看着两个孩子整天都吃不饱,由于奶水不够饿得哇哇哭,她的心都要碎了。只能满足一个孩子,欧阳氏没有舍弃小姑子,而是把女儿寄养到邻家里去,把自己的奶水给廖闰娘吃。

人们一定觉得奇怪,为什么情愿让自己的孩子挨饿,而去照顾别人家的孩子呢?不是要施由亲始吗?难道她只是为了博得别人的赞扬而不管不顾自己的孩子吗?其实不然,欧阳氏心里很疼惜这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总觉得她太可怜,双亲都不在了,无依无靠,如果不对她好些,她在这个世上真的没有亲人了。自己的女儿不管怎么说还有父有母,如果遇到困难还有求助的地方。而小姑子好孤单,好可怜。每想到小姑子的境遇,她就会对她加倍疼惜,生怕她再受一点点委屈。

因此,每逢吃好吃的东西,欧阳都会留给廖闰娘,还比给自己的女儿多一倍。再加上廖闰娘从辈份上来说要比女儿长一辈,女儿理应尊敬她。就这样时间长了,欧阳氏的女儿也体会到她母亲的心意了,知道并不是因为自己是娘亲生的,就应该多吃、多拿,就应该理所当然地得到更多的爱。看到母亲对小姑好,体会到母亲内心多么怜惜这个孤苦伶仃的小姑,心中油然生起了敬佩之心,理解了自己母亲为什么对小姑总是比对自己要好。是因为自己的双亲还在,自己还可以在父母面前撒撒娇,有困难,父母都会帮助自己。可如没人对小姑好一点的话,她的心里有多无助啊。于是她再也不和自己的小姑争了,也懂得退让了。

等到两个女孩子长大了,开始有人来求婚。欧阳氏每次都说:“我家小姑还没有许配人家,怎么可以先许配我的女儿呢?”古时候都是年长的先嫁,年幼的后嫁,若年幼的先嫁出去,年长的会被人瞧不起的。就这样欧阳氏事事都先想着廖闰娘。最后,终于把廖闰娘先嫁给了好人家。为了让她在夫家可以日子过得好些,她尽量为小姑子准备了丰厚的嫁妆。等到嫁自己女儿的时候,嫁妆就没有那么好了。由于她的女儿体会到自己母亲用心良苦,知道母亲是为了疼惜小姑,不忍她受半点委屈,因此心里并没有半丝的怨恨,反而能够理解母亲,对她更加敬佩。因为她知道她母亲内心其实是更爱她的,只是对小姑发自内心的怜惜,不忍心她受苦,而希望她更好。

吕坤曰评价说:“姑嫂,年纪相仿,关系生疏,容易生嫌隙。若世上做嫂子的人,都像欧阳氏一般,那么整个世界的人都能像闰娘一般被对待。一个人尽孝悌之道,二人都成名了。但是同室相互敌视,都多少有过错,不能只怪罪一个人。”

――改编自蔡振绅先生编著的《德育课本》二集第一册悌篇《欧阳贤嫂》

——来自电子报第三百零九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