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冯氏问翁,嫡庶之别。服等产均,欧父大悦。
明欧公池妻冯氏,顺德人。公池有两兄,皆庶出。父分产,欲厚公池。冯氏请曰:“嫡子庶子为父母服,有差等乎。”欧父曰:“皆三年。”冯曰:“三子皆翁所生,服既无别,分产可有别乎?若是非妾所愿,亦非后人福也。”欧父嘉叹而从之。
父母爱幼子,常情也。况公池又为嫡子乎。父分产欲厚嫡子,而冯氏乃以嫡庶服之无别,明分产之不可有厚薄。冯氏此言,知礼达义。对于翁则孝,对于夫则悌。诚可以为后世法矣!
【白话故事】
明朝时有一位叫欧公池的人娶了一位非常贤惠的妻子冯氏。欧公池家是大户人家,父亲除了有正室外,还娶了妾室。欧公池有两个哥哥,都是庶母(妾室)所生。两个哥哥各自娶妻成家,两位嫂子间也不怎么来往。两位嫂子都有不愿意多干活、还想多吃多占的想法。但是自从新媳妇冯氏进家门后,这三位妯娌之间居然往来起来了,家里的气氛也变得越来越和谐。
冯氏做了什么事情让以前连话都说不到一块儿的两位嫂子和睦相处了呢?冯氏进门后,她常主动和两位嫂子拉家常,见嫂子们时还常常不忘带上公公婆婆的问候和关心,让嫂子们感觉到公婆对她们的爱护。公公婆婆专门留给她的好吃的、好穿的,她也都分给两位嫂子。于是,渐渐地两位嫂子也慢慢转变了,开始和冯氏一样注重晨昏定省,向公婆请安问候,关心公婆的起居生活。这样一来公婆非常欣慰,逢人便感叹:“娶到这样的儿媳妇,真不知道是多少辈子修来的福气。”
欧公池的父亲一向都非常疼爱小儿子欧公池,一是因为欧公池是他和正夫人所生的嫡子,在家族里最受重视。二是欧公池从小机灵可爱,长大后更是比他的两个哥哥明理懂事,因此得到更多的宠爱。欧公大人对小儿子也没有白疼,欧公池的确非常孝顺父母,结婚前都是由他亲自来照顾父母的生活。
冯氏进门快满一年时,她的公公看到最小的儿子欧公池也终于自立门户,且夫妻和睦,就想到自己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弱,为避免自己过世后,产生家产纠纷,想及早定好分家产的事情。而且他觉得小儿子为人诚恳厚道,自己去世后分家产时,小儿子有可能争不过两位哥哥。无论从家族规矩还是从自己的意愿,他更希望把家产多分一些给作为嫡子的小儿子。于是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给小儿子欧公池,欧公池听了父亲的想法后说:“感谢父亲为我多考虑,您的心意我领了,就怕两位哥嫂知道了要闹意见,这样反而会让您和母亲烦心……”父亲回答说:“这份家产主要是我和你母亲从年轻时努力积累下来的,本来按照祖宗规矩就是要重视嫡子,我想给嫡子多分一点家产,合情合理,没他们说闲话的份儿,就这么定了。”虽然看到父亲心意已定,但为了更周全,欧公池觉得这件大事,想听一下冯氏的意见。因为自己的妻子冯氏一向比自己要通达人情世故。于是,他对父亲说:“自从冯氏来到家里,处理事情一向圆融公正,哥哥嫂子再也不像以前老是找事,也开始学会孝顺您和母亲了。冯氏为人公正,为了事情更圆满,也让父母更放心,我想听一下她的意见。”欧公大人认为小儿子说的有理,便派人把儿媳冯氏请到跟前,并把分家产的想法如实跟她说了一遍,问她有什么意见。
冯氏说:“既然公公那么信任我,那就恕我直言了。请问父亲,按照我们当朝的规定,父母去世后三年,嫡出和庶出的儿子为父母服丧的时间,有没有分别呢?”“没有分别,都是服丧三年。”欧公池的父亲说。冯氏接着说:“三个儿子都是公公亲生的,既然服丧的时间没有分别,为何分起家产来却有分别呢?假如这样分,不只我不情愿,恐怕这样做也不利于咱们家子孙长远的福气。”
父亲听了冯氏这样一番话,心里一惊:这样大气的女子他还从未见过。儿媳冯氏虽是晚辈,但是她说的很对,分家产一碗水端平,更利于维护家族长久的安宁和气。之前乡里的确有不少富裕的大户人家,因为一家之主偏爱某个子女而导致财产分配不均,最终落得后代子孙不和、矛盾重重的困局。儿媳冯氏的话一下子提醒了他,他赞扬冯氏识大体,并吩咐说就依她的想法,等他百年之后,将家产均分给三个儿子。于是,不分嫡庶,均分家产的家族大事就这样定了。
冯氏针对分家产做的这个特别的提议,简直是百年来这个家族没有过先例的。哥哥嫂子知道了之后,出乎意料且无比感动,对弟媳冯氏心存感激。同时他们对于父亲,也反省忏悔他们以前做过的那些不符合礼义的事情,并立志从此改过。于是,三兄弟从此更像一家人,更加和睦了。冯氏的做法真是对公婆尽了更大的孝道。
由于三兄弟团结一心,欧公家的家业变得比以前更兴旺了。邻里也有不少家族看到了欧家的变化,纷纷效仿他们分家产的方法。渐渐地乡里各家的亲情关系越来越好,呈现出一片和谐的气象。
冯氏远见卓识,打破了旧有常规,在分家产的关键时刻,不在意少分家产,提醒丈夫尊重其他两位哥哥,均分家产,圆满了兄友弟恭的“悌”道。这样做其实不仅利于后代儿孙长久和睦相处,也利于家业的兴旺绵延。
在那个时代,冯氏虽为女子,却锐意为先,践行了古圣先贤提倡的“齐家”的思想。当今因受近代西方金钱第一的拜金主义价值观影响,亲情变得日渐冷淡。因此即便在今天,冯氏替丈夫体恤兄长、均分家产的做法也是难能可贵的,值得我们每一位现代人去效法。
(改编自蔡振绅先生编著的《德育课本》第一册悌篇《欧冯均产》)
——来自电子报第二百六十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