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木
书院最近上映的《耕读之乐》里,讲师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对于那些打高空一族、口头禅学员,最好的办法就是——锄头拿去!
这回行禅,也算是比较透彻体会了一把农人的滋味。戴上帽子和手套,披上汗巾,套上泥鞋,行于山林之间,感觉就像一腔热血的返乡青年。虽然我这都是最简单的活儿,摘摘种种,搬搬扫扫,然而还是高估了胸中这股热血——只在抱几个来回碎草、爬两趟好汉坡之后,便已烟消云散,只剩心有戚戚……
还好有心法。每当我觉得坚持不下去,想心疼一下自己(偷懒)的时候,一松下来,发现——还好啦,明明可以继续嘛!午餐时,回到中庭,看到镜子里红彤彤的脸,沾满泥泞的五指,竟然有点可爱。然后大步流星去盛饭,感觉正是最光明磊落的时刻。回到寝室,倒在床上,以为会累到昏迷,结果是——纵然闭着双眼,也不落一点昏沉,气机清朗而畅旺。
讲师说,一个懂得率物之性的人,才能率自己的性。知道怎么长养他人,也知道怎么长养自己。在这个内心有机农场,亲近大地,我才发现,原来以前走路都不看地,原来脚下有这么多生命一直悄悄成长:淘气的南瓜和各种藤藤叶叶,静悄悄地躺在地里,像摇篮里熟睡的宝宝。我才知道,原来农人说“靠天吃饭”有多不易。一次台风天后,免不了满地萧条。我被派去扶芋头。本来亭亭玉立的一片芋头,被吹得东倒西歪,让人看得心疼之余又有点好笑,像那婴儿学步,赖地不起。我松松根的土壤,慢慢扶正,轻轻拍打,一棵棵重新立起来,生机依然盎然。想起了古人“蒙以养正”,莫非如此?
这片默默滋养万物的大地,仿佛有一股暗涌,在主宰着万物的消长。大自然有多神奇呢?只要你用对了方法,顺应了本性,你就可以从那股生生不息的力量中,得到情理之中、也是意料之外的收获。
正所谓“运水搬柴,无非妙道,锄田种地,总是禅机。”这个内心有机农场,在在处处都提醒我——回到平实。现代人习惯了用夸张、夸大的言表,充分表达情感,或彰显独特,却不知已在无形中一点点“养大”了自己和他人的心:本来一个帮忙,偏偏要说功劳;本来只是应当,偏偏要说功德……一次次看起来微不足道、甚至玩笑似的细节,暗暗发酵成了贪嗔的毒药,一点点扭曲本来亦无染着的心灵,让我们逐渐忘记了清真的本貌。
修行人追求明心见性,都说为了达于天德。老天的德性如何呢?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庸》说“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天地恩泽万物,从来不彰显自己。那大地之上,七尺小人,俯仰之间,还有什么狂妄可以自居呢?
每回上工,志工交代任务,我常会听到一句高频语——“你要感觉一下喔!”我越来越觉得,感觉真是一个很大陷阱。从前我非常依赖它,它确实也给我带来很多“自我良好”的错觉。常常“跟着感觉走”,听起来就是一件很潇洒的事。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一直在用什么感觉?
我从来没想过,直到找到黄庭。用黄庭去感觉,我发现自己理智不少。后来又听到师兄一句“超越感觉”,更是豁然。二十多年来的生命经验,无论是好是坏,都已经给我的心带来很多攀附。超越感觉,就是不被贪嗔的习气带走,就是对胸膛里一切气血没有分别取舍。就像本来都是地里的小麦,被磨成面粉,各种造作之后,变成了面条、饺子、油条、麻花等等,我开始挑挑拣拣,比较喜欢这个,讨厌那个,以至于全然忘记,这些本来都只是小麦而已。
有多少人曾标榜的“感觉”,不曾沦为自私自利的借口?我想,“感觉”是把双刃剑,没用好的人,沉溺各种贪嗔好恶之中,被感觉玩弄于股掌而无法自拔;而超越感觉带来的情绪捆绑,体会内心的真相,优游于好恶之外,这才是我们要不断去“感觉”的真意所在吧。
做事要“感觉一下”的时候,就是一次返观省察、通达权变的时候。当感觉越来越到位,大概就是“恢复良知”的时候。怎样始终保持中正、不偏离良知义理的轨道呢?行禅中,带着这样的省察,这是我此行要练习的方向……
(编者按:清晰的方向如明灯,将带给她什么样的自省与变化呢?答案下篇揭晓。)
声明:
本文为黄庭禅学员练习中的体会分享,过往的心得并不能代表本人修行程度的高低。分享仅为与大家共勉,一同学习进步。
——来自电子报第二百五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