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宋范仲淹千亩义田 已济羣族 衣食赖焉
宋范仲淹,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丧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其出纳焉。
公少孤贫,以天下为己任。尝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每感激论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为政仁厚,所至有恩,民皆画像立生祠。义田之置,只以赡族,然已无人能及。
【白话故事】
宋朝的范仲淹,字希文。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为了能够养活幼小的范仲淹,改嫁到了朱家。虽然朱家是一个较为富有的人家,但是母亲对范仲淹的养育却采用清贫节俭的方式。母亲经常带他去体验农民的生活,感受农民的疾苦,所以范仲淹从小就知道穷苦人的不容易。
(编者按:虽然我们现在都能够吃饱穿暖,但世界上还有很多穷苦的人,他们还吃不饱穿不暖,我们应该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如果我们能有机会了解并感受在贫困中生活的人的艰难,或许当我们有一些能力时,也会有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这个世界更公平,更温暖。)
随着范仲淹慢慢长大,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知道了自己不是朱家亲生的孩子,同时也看到母亲在朱家忍气吞声过活的不易,于是他萌发了外出求学的想法,立志有朝一日能够把母亲接到自己身边,让母亲好好享清福。怀着让母亲过上更舒心的生活的愿望,范仲淹踏上了求学的道路。他有幸来到一位很有德性的老师那里求学。为了省时间和花费,有更多时间学习,他每天早上起床先煮一锅粥,然后分成四份,然后一天就配着咸菜,早晚各吃两份。
(编者按:比起范仲淹的年少时的条件,现在我们每顿饭都可以吃得很丰富,那我们读书是不是应该学习范仲淹这种学习时候的勤奋认真,更加用功做好我们该做的事情呢?)
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范仲淹中了进士,在朝廷当了官。他刚安顿好,就将自己的母亲接到身边,尽心地赡养自己的母亲。
(编者按:真是很孝顺的孩子,当官后第一件事情想到的就是和母亲分享自己的成就)
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为官公正清廉,从不考虑私利,成为朝廷官员里的一股清流,
受到宋仁宗的重用,慢慢地做到了很高的官位。但是他生活却勤俭节约,用存下来的俸禄购置了几千亩的田地,取名为“义田”。之所以叫“义田”,是因为这些田是专门拿来给族群和乡邻里无依无靠和贫苦人耕种的,这让那些孤苦无依的弱势的人不但能够吃饱穿暖,还能在有婚嫁丧娶的时候能够保持基本的尊严体面,做出该有的礼数。范仲淹的朋友见他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做“义田”,担忧地问他为什么不留一部分钱给自己的子孙后辈。范仲淹回答说:“把钱财留给子孙,最多能够传两代;但若把德性教给后代,那后代受益可谓千秋万世呀。”(编者按:所以直到现在我们提到范仲淹,还是能受到他的义气与正直的鼓舞,这就是对后世深远的影响)
范仲淹选择族里面比较贤能的人,将义田所有的事情都放心地交给他们去处理。面对范仲淹的信任,被委派的人也深感重任肩,内心充满使命感,努力学习范仲淹的正直和处理问题的方式。
范仲淹因做事从大局出发,一心为公,为官员们树立了好榜样。但也因为他总是直言进谏,对人对事从来都是秉公处理,也得罪了不少喜欢阿谀奉承、私欲满腔的官员。于是多次被诬陷以致被贬官。他多次被贬到很偏远的贫苦之地,但他却不曾有任何抱怨和遗憾。他认为就是要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即使受到排斥和诬陷,也没有什么好后悔的。大丈夫就不应该为一己之名而忧愁,有机会尽力为最基层造福百姓,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所以,每到一个地方,他都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因为百姓们对他感恩戴德,甚至为他画像并建祠堂以表达尊敬和感恩之情。
(编者按:范仲淹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够恪守他的本分,尽力做好他该做的事情,力求帮到更多的人。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曾有位朋友请他写诗明志,他就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流芳百世的名句。他希望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让天下少一些疾苦,让更多的百姓安居乐业。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一辈子都在这样做。在做的过程里,范仲淹不畏艰辛困苦,心中开阔坦荡,所以被人们尊称为“文正公”。
(改编自蔡振绅先生编着的《德育课本》第三册义篇《仲淹义田》)
——来自电子报第二百四十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