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们,别让您的唠叨成为情绪制造机!

张庆祥讲师

       有这样一则报道: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因为想要上体校,竟然饿死了自己的母亲。

       这个小女生平时很喜欢跟一些不良少年在一起,后来她沉迷网游,她爸妈就把她送到戒网瘾的学校。这个学校会稍微用些体罚,女孩受不了,逃离了学校。回到家后,她想跟爸妈拿五万块上体校,可是她爸妈不肯。不能达成共识,她就把她妈妈绑起来,并威胁她妈妈,如果不给钱,就饿死她。结果她真的不给妈妈吃喝,最后妈妈竟然被活活饿死了。

是什么酿成这场悲剧?

       这个案例第一个值得叹息的就是她妈妈被绑而她爸爸却毫无作为。其实最大的罪人是她爸爸。

       在新闻里说这个女孩常喜欢跟她的朋友一起,但她的父母担心她交到坏朋友就一直干涉,斥喝他们不要再引诱我的小孩了。

       这个女孩觉得受不了,就沉溺于网络,结果父母竟找了一所戒网瘾的学校,派人直接把她给掳走了。三个月后,这个小孩借生病的理由逃跑了。

       当然这个时候她就有一点怀恨在心了,肯定也没有想到这是父母的一番好意。父母也不会意识到直接把她给抓走其实是很糟糕的方式。

       之后她想上体育学校,这个要求有什么不好呢?跟别人玩也干涉,朋友还要受你们骚扰,难道整天在家里吗?终于在家里了,但玩网络也不行,那要干嘛呢?

       这样一看明明就知道这个小孩是不读书的,她的志向不在此。这个孩子也终于想到自己的体力要往哪儿使了,决定要去读体育学校。我要是她的父母,我就赶快鼓掌让她去上。

       小孩子想上体校,我们应该为她很高兴,她父母不是出不起钱的人,而且体校也不比别的学校更贵。她好不容易说她要去体育学校,可见她的运动长才根本没有得到发挥。这个遗憾的一开始是她父母造成的,这对父母对小孩的态度需要很大的改善。

       实际上可能不是别的小孩带坏的这个小孩,是这个小孩带着别的小孩整天往外面跑。因为你一看就知道她是精力旺盛的小孩,是她整天带着别人往外跑。

       这个小孩除了后面绑她母亲以外,其实前面看起来没什么坏的。你说她敢绑她母亲心多恶啊,但“恶从胆边生”。那是情绪被激起来之后发生的事情,就比较不好说了。

别让唠叨成为情绪制造机

       一个小孩会玩手机,但如果你整天在旁边碎碎念,你念一句,他的愤怒就从心中涌起一次。他是愤怒的,他觉得你管我太多了,我又没怎样,小孩最常说这句“我又没怎样”。

       如果小孩整天拿着书看, 做家长的一定很高兴,但是这种人出社会你会很担心的。我也曾经历过这样的岁月,也是第一次当父母然后小孩就长大了,我也没有经过学习,大家也没有经过学习,然后小孩就变坏了。

       其实小孩没有真的坏,就是像这样,父母讲一句,他顶三句。有主见的小孩哪一个不顶嘴?没有主见的小孩就不顶嘴,放弃父母的也不顶嘴,这都不好啊;很乖的也不顶嘴,像大舜那样也不顶嘴啊。不过你的小孩是不是大舜你自己要清楚。

       我的小儿子从小学的时候就常常在顶嘴了,你叫他往东他偏偏往西。其实你要叫他往西很简单,你就叫他往东就对了,他一定往西的,就这么准。

       但这不是办法,如果父母对小孩一直唠叨,整个家庭就像一个情绪的制造机,整天在高压力锅里制造愤怒的情绪。

       唠叨的父母就是这样把家庭当情绪制造机用的。我们真实地希望小孩子可以更好,但事实却完全往相反的方向在前进。

教育的重点:开发孩子内心的柔软

       做父母得先拉近跟小孩的距离。我们也曾经是小孩,做小孩的时候说实在话我是不太会偷东西的,但是偶尔也会在床下发现怎么有一块钱掉在那。

       走路的时候看到十块钱掉了你会不会捡起来,难道真的交去警察局吗?我才不信呢。还不是赶快买一个糖果就吃了,谁没干过这种事。

       然后有一天看到爸爸妈妈桌上有一些钱没收起来,刚好我现在很想买个什么东西,我心里想我拿一个钢蹦他们怎么会知道?就把它拿走了。我也干过这种事,所以你小时候也干过的这种事就能说明你有多坏吗?

       家长总会说“哎呀不得了,今天这个小过错我如果没有给他归正的话以后一定会闯下大祸。”其实不会的。

       教育一个人一定要抓到重点,小孩子内心有一个柔软处如果被你给开发出来了,这个小孩子任他在生活上闯多少祸,我们都可以放心。

       如果今天小孩犯了很大的错误我也可能拉他去警察局;但如果是小事情,我训诫一番之后我就要帮他。因为他是我的亲人,再没有比亲人更亲的了。

       如果父母犯了什么错古人都会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他们犯错我们帮他隐瞒。但是隐瞒不是让他放纵,而是门关起来好好训诫一番,但出了门我们要帮他维护他的尊严。

“父子有亲”——教育的施力点

       教育其实很简单,“父子有亲”这一条绝对不能背离。小孩子知道父子有亲,他的心就会柔软。

       我的小孩不论再怎么冲,他一犯错我说他两句他的头总是低下来,这是最起码的现象。他头低下来说:“好了,爸爸我知道了。”这个就是心里有一个柔软处。

       在很小的时候恩威一定要并施,就要父子有亲,一定要很亲密,然后再长大他就会懂得讲理了。

       人都有良知,你可以问他“如果你跟你的朋友约定但他每天迟到,你做何感想?” 他说这种人是最讨厌的,这个就是良知啊。这就表示他知道人不可以迟到,然后就开始扩充下去。

       王阳明《传习录》中讲致良知,你的良知要扩充叫致良知。人不能占别人便宜这就是良知啊。那我们今天在社会上是不是不要去占别人便宜,宁可自己吃亏一点点?如果你一直占人家便宜,人家可不可能一辈子让你占便宜?就是像这样,我们跟小孩子一块聊天。

       如果父母没有这种觉知觉悟,整天跟小孩子玩弄冷冰冰、冷酷、愤怒的游戏,家里就像个压力锅,无怪乎搞出这种事情来。

       实际上这个父亲完全可以不让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今天罪魁祸首就是这个父亲啊。

       教育孩子是为了父子有亲,但可不是被孩子拖着走。拉近了距离就要开始讲道理了。你举别人对他不义不信的例子,我们反推在他身上,就有一个施力点,而不是整天教训他。

       为什么古人一直讲“父子有亲”,因为家里的那个亲切感就让小孩的心柔软下来;人的心只要柔软就绝不会干出这种事情来的。

       孩子教育其实不难,但首先要“父子有亲”。

——本文来源:《幸福内心禅》第228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