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祥讲师
编者按:养一群鸡,丢了一只我们会到处把它找回来,可我们的心丢了,却浑然不知,不知道要去找回来。我们要找的心在哪里?要找的是什么心?孟子说的“放心”是指什么呢?什么又是最真的学问?
《传习录》原文:
问:“身之主为心,心之灵明是知,知之发动是意,意之所著为物,是如此否?”
先生曰:“亦是。”“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言语无序,亦足以见心之不存。”
身本身是不会选择好坏的,都是心在选择的
陆澄对阳明先生说,我们身体的主人是心,要做好做坏都是心在选择的。
人的眼耳鼻舌身意跟外缘接触,内心情绪会跟着感应和变化。好比听到一首歌曲,内心马上有改变,心如此灵敏聪慧,是靠着什么才这么灵敏呢,就是感觉!
所以内心最主要的功能是七情的感觉。头脑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呢,是思维。事情怎么做,先后次序怎么排,怎么计划,这些都是思维的功能,不是心的功能。
心指的是内心,心的功能是七情的感觉。
外物是诱发我们内在心情喜不喜欢的诱因
内心的感觉一动起来的时候,我们会升起喜欢或不喜欢的好恶情绪,这叫作意。
陆澄继续说“意之所着为物”,我对这个人喜不喜欢,对这个东西喜不喜欢,实际上那个喜不喜欢的感觉不是在外物,外物是诱发我们内在心情喜不喜欢的诱因,而喜不喜欢真正发生在哪个地方呢,就在我们的胸膛里面!所以,这里的“物”指的是贪嗔好恶、七情六欲。
格物是格心上之物
人有情绪的起伏,而起伏的情绪是由一股气血组成的。当气血起伏攀附上意思的时候,就变成人的贪嗔好恶;而没有被攀附上意思的时候气血就像潮水一样,在我们的体内是自起自落,气血自起自落的时候就叫作实相,我们完全没有贪嗔烦恼的。当我们对气血有了好恶的时候,就变成贪嗔烦恼。所以“意之所着为物”,这里所着的就是人的贪嗔好恶,这个就是“物”。
所以格物是格什么物,心里面的物,格心物!心物格正了,外物的道理怎么样处理才妥当,那是很简单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为人子女应该孝顺,公司的员工都应该尽忠职守,孝顺要怎么做,在公司里怎样待人处事,这些道理教导几天都可以讲明白了,不是吗?如此来说,要把全人类教导得有条不紊、知道应对进退应该很简单啊,可为什么这些事情都变成浩大的工程,终其一生也未必做得圆满?
原因就是因为“物”不是指外面的物,是指内心的贪嗔痴爱,只要内心清净了,大公无私了,处理外面的事情是很简单的。
陆澄问阳明先生说:“所以格物格的是内心的贪嗔痴爱,这样认为对吗?”
阳明先生回答“也可以算是啦”,为什么阳明先生勉强说是,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阳明先生借此提醒陆澄,说这番话是在文字上来理论体会这个道理。真正的情况是怎么样,往自身里面一观照,当下答案就出来了,其实就是内心的一团气!气一动产生一个感觉,这个感觉如果攀附上贪嗔好恶就是“物”,这两样根本就是同一个东西,要怎么分开呢!只是教导学生勉强分开说而已。
心的位置在哪?
人的心是有位置的,就在胸膛两乳的正中央,大约一方寸的大小,《黄帝内经》说这个地方是人们情绪发动的地方。
我们要常常感觉着自己的心,体验着自己的心,觉知着自己心体时时刻刻的变化。慢慢我们会厘清什么是我的七情六欲,什么是我的心清静的实相,在干净的心地上时时存着为人好的心,这个才是真学问,这个真学问在哪里实行呢?在心中去体验,去实行的!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有百分之九十四的烦恼都是不必要的。因为人们喜欢去计较过去未来,想那么多其实到最后选择的时候却很简单。
比如女人一直担心自己先生有外遇,可她想过没有,当她先生真的有外遇的时候,前面的担心是多余的,如果一直没有外遇,那以前的担心更显得多余啦,对不对?真的有外遇的时候,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哪里需要用几十年的时间在担忧在防备呢?
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其实很多的烦恼大多是没有必要的,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孟子要我们放掉的是妄念纷飞不真实的心,可这并不表示未来的事情不用计划。
良心丢了都不知道要找回来,人类是多么愚痴啊
在《孟子》里还有这么一段,养了一群鸡,丢了一只人们会到处把它找回来,可大家的心丢了却都不知道要去找回来。
我们要找的是什么心呢?
是我们的良心啊!良心难道比一只鸡都不值钱吗?良心可是无价之宝啊,所以我们人类是多么愚痴和无知啊。花那么多时间烦恼一些不会发生的、或即使发生烦恼也没用的事。
那我们该做什么事最有用?
就是存着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心,做该做的事,一切依公理而行,心中时时存着公理,为他人设想,不外乎就是如此而已啦。
什么是真学问?
如果一个人说话颠三倒四,心意纷飞不止,就知道他没有抓住心性的主轴。
自古圣贤一条心,古圣先贤说的都是心的真相、性的真相、命的真相,性心命只是一个真相。
可现在的人做学问喜花俏,书店里的印刷物是有史以来最多的,可太多书的作者并没有真知真见,没见证自己的心性。所以我们追求学问,不能尚玄好奇也不必求多,但求学问真,直指性心命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