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中有了敬意

作者:晓英

  敬在生活中进一步练习,有很多体会呀,用文字表达出来,似有种淡而无味的感觉,但这种功课真的只有去落实,才会获得深深的体验,值得每个人都去实践体悟。

  当心中有敬,给妈妈打电话问候时,她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就好像一直在心里,没有过多的言语,照样会把近期的行程安排告诉她,以便让她安心。家公家婆体恤我们年轻一辈忙,但我们会坚持去看望他们。

  老公下班回到家,微笑相迎,不是做作出来的,而是内心觉得工作一天累了,回到家里给他一个温暖的回应,他会轻松好多。以前我上班先走时,会跟老公孩子说再见。前段时间,如果是我带着孩子出去,也让孩子跟爸爸告别。有天,老公带着孩子出去,没有一句话就出门了,心里觉得怪怪的,空气中的气氛很不协调,于是小声提醒孩子,每次离开妈妈的时候要说再见哦。第二天,老公就主动带着孩子说了,过几天,孩子已经养成了习惯,一出门就自然地道别。

  餐桌上,没有老人在,老公就坐最重要的位置,其次是我,再是孩子。每天孩子摆餐具盛饭,很多时候是我们开动后孩子才吃。带着对碗里食物的敬重,对他人的敬,细嚼慢咽,餐桌上氛围很好。几年来我常在说:食物只要做好了,都是吃的,没有好与不好,带着感谢他人的心吃就是了。但这更多是头脑上知道,而不是在心上由内而外自然而然显现的。通过敬的练习,才将这些话在心上的感觉体会到了。

  孩子有一些夹菜的习惯不好,以前只要孩子喜欢吃,随她怎么夹,想吃什么就夹什么,甚至在碗里捣个底朝天,但在小小的夹菜行为习惯中就能看到,长大是个只顾自己的人。从小要让孩子从一些生活行为细节中习得心中有别人。但是孩子多数时候接受不了,说了不听,那是因为成人说话的态度以及附带着的情绪。

  记得上个周末,孩子给爸爸妈妈和自己,按大小先后顺序盛好饭之后,还给我们夹菜,再夹给自己吃,以前从没有人要求她夹过菜。这是长到8岁的女儿,第一次自发性愉悦地给父母夹菜,那一刻,真的不知道家里发生过什么,孩子竟然有这么大的转变?没有教导,只是在自己的内心,默默地对父母升起孝敬之心,对家人尊敬,在心里及外在言行上,真正地为别人着想,每天生活上的小事上去做而已。也许是心中真正有了敬之心时,孩子也就跟着转变了。

  孩童的感知力特别强,尤其年龄越小的孩子, 说什么做什么不重要,往往成人内心是什么更重要,更能影响到孩子。教育就是根上的事,我们如何对待晚辈以及内心清净与否,在孩子心里和成长过程中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正如古圣先贤所讲到的一个字“礼”的深刻蕴含,非只是表面上客让做到而已。

  心中有敬时,似乎看到他人身上都是优点,而那些所谓的缺点,不过是生命不同历程的象征罢了,跟生命本质无关,自然不会去在意了。有天我跟老公说:“哎呀,我发现你比我好多了,你不用学,不用修,生活中很多其实你都做到了,而我还要通过’学而时习之’才能达到”。越往前走,发现自己习性模式要改变之处还真不少啊,一句口上的谦虚或自责还罢了,而是在每天的生活中去践行时,才发现很多细节一不留神就被习性带走了,在点滴中做到不容易,真的生活无处不是道场。

  前两天看到老公开始站桩了,倒也没感到特别地惊喜。在心底里,祝福着他,祝福他终于开启了自己安身立命之门,踏上了心性命自然地造化之旅。人身难得,活到过半,算算剩下的日子也不过只有一万多天而已,在这么少的日子里,是该返本还原、清静本性了。

  感恩张讲师精心为众生安排的着陆功课,感谢生活禅以及同修的陪伴。

声明:

  本文为黄庭禅学员练习中的体会分享,过往的心得并不能代表本人修行程度的高低。分享仅为与大家共勉,一同学习进步。

——来自电子报第二百二十四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