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祥讲师
想要通过教育改变整个社会的风气,作为家长,就不得不重视小孩对“时”的学习。这方面,孔老夫子,可谓是运用时机达到了极致的人,所以他又被称为 “时圣” 。“时” 是 “时机” 的 “时”,意思就是最懂得权变的圣人。
那什么才是通权达变呢?让我们通过孔子与弟子子贡的一段对话来了解古人眼中仁人志“士”的几个层次吧。
子贡问“士”
子贡——孔子弟子,孔门“十哲”之一,也是一位懂得通权达变之人。孔子常常派子贡去游说列国,子贡不光屡屡达成目标,而且效果常比预期的要好。
一天,子贡问孔子:“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意思是说,我们读书人(又被称为 “士”,古时候有道德、有学问、或做官的人都叫做“士”,分“上士”、“中士”、“下士”。)在您身旁就是想要追求道德学问,那怎样做才有资格被称作您口中的那个“士” 呢?
借着子贡对“士”的等级的提问,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孔子眼中做人的最高处吧。
第一等“士”——通权达变
“行己由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这种人是境界最高的 “士”。
“行己由耻” 的意思是做事光明磊落,有原则,并知耻,不管别人是否看到,都对自己的道德有很高的要求。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是指可以派这样的人作为大使出使各国,就像现在的驻美、驻英大使。
一个国家敢不敢派一个规规矩矩、不懂得权变、呆呆板板的人去当大使呢?那肯定是不行的。只有头脑灵活、讲话恰当,又不口出狂言、不太过骄傲、也不会太自卑的人才适合代表国家出使交流。
在出使期间,各国使节都是高竿聪明的人,应对进退,互相往来时碰到什么问题就要讲什么话。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还去查典故、看古书、找案例,这些也不符合礼仪。
作为使节,要马上针对不同情形做出不同反应,既要顾及国家尊严,又不能把事情搞砸来应对。能做到这样的人,才能够被叫做 “行己由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才能让国家和人民放心。
对自己要求很高,又懂得通权达变,这样的人,就是孔子所说的真正有道德、有学问、有气节的人,这种懂得运用时机的人也被孔子称为第一等的 “士”。
第二等“士”——孝悌
子贡又问:“敢问其次?” 那次一等的 “士” 呢?
孔子答:“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悌)焉。”
意思是,这样的人做事情有规矩,友爱兄弟姐妹,钦慕宗族。
宗族里面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孝顺、友爱兄弟的人,孝悌在他身上落实得很好,能够做到这样,可以被称为是次一等的 “士”。
第三等“士”——固执不通
子贡接着问, “敢问其次?” 子贡继续追问,那再降一等呢?
孔子回答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我第一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眼珠子都惊得差点掉下来!
“言必信,行必果”,就是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情一定要坚持到最后有结果的意思。但这样的人却是孔子眼中的 “硁硁然小人哉”,这是怎么回事呢?说话必定讲信用不是很好吗?行为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不是也很好吗?
“硁硁然” ,就是又臭又硬的石头,像茅坑里面的臭石头一样。这种人被称之为小人!
原因在于,这种人要求自己甚为严谨,但却不懂得通权达变,硬得跟粪坑里的臭石头一样,真是很可惜。不过还是要勉强承认他们为第三等的 “士”。
教育的方向
“行己由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说的是第一等的“士”,是孔子称道的“可谓士矣”。
第二等的 “士”,“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这种人为人处世起码在宗族乡党里是能够调和大家心性的,对于这次一等的“士”,孔子其实也是赞赏的,但在言语之间我们稍稍听出一些惋惜,因为这种人其实气量可以更大的,可以做到更通权达变的。
而孔子最讨厌的,就是那种固执不通,自以为很有德行,很有信用,学个“礼”就固执“礼”,学个“信”就固执“信”,学个“义”又固执“义”,改都改不了的人。
外在情况变了,他也不知道将自己的行为和说话变一变,搞到最后大家都很难堪,不知道怎么去收拾,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该要怎么去解决的境地。
古代这种人是不是很多呢?动不动就要寻死,动不动就要以死明志,没什么大事就先切腹。 “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这种 “士” 让孔子觉得最可惜,但估且算他 “士” 的最下等吧!这其中的贬义其实已经很明白了。
所以通权达变的人才是学问做的最好的人!
作为父母的我们,希望教育出哪一等的小孩呢?
——本文来源:《幸福内心禅》第155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