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祥讲师
真相:心即是气
大家知道,我们能看到外在事物并不是因为你的心在那,而是因为光线从那里反射到你的眼睛里的视网膜上。这是眼睛在看,并不是你到那里才看得到它。就像你可以用望远镜看到火星,可你的心没有到火星,只是光线从望远镜进到你的视网膜,在你的身上看到它而已,而此刻你看到它很高兴,那份“高兴”也不在火星,还是在你身内。那份感觉确实是你在感觉,那份感觉确实在你的身上。
所以我们虽然看不到里面,但是我们可以感觉到。比如说你胃痛,但你不能看到胃的痛,因为看还要加上一个眼根,才能看,可是你能感觉。你的烦恼来了,你不需要看到烦恼,可是你能感觉。 再比如说,有只蚂蚁在叮你的脚,那个觉知的心就在你的身上发生。蚂蚁在叮你旁边坐着的一个人,你就不知道,只有叮你,你才知道。哪里有遍周法界呢?觉知的心都在你的身上,这一点是不会错的。但是,它不在肉体上,它是在肉体里面的那股气、那股能量上面。所以心即是气,心是在气上!
讲到“气”这个字,有的人因为不了解里面的阴阳二气,就会有意见。我们用一个比较现代的说法——生命是一股能量。这是任何宗教还有科学家们所达成的共识,这一点是没有异议的。只是我们的老祖宗用“气”这个字来说明这股能量。在生活中情绪起伏的时候,我们会说,“哎呀,有一股气堵在这里”。像是我生气了,这就是一股气;我感动了,也是一股气。也许你会说,这是一个感觉吧,但这个感觉就是在气里发生的。
气有觉知的功能和特性。当人活着的时候,心在哪里?在身体里。但是当你这团气可以出入的时候,气一出去,心在哪里?跟着气,因为觉知在气里面。
所以你如果只说气在外面这是不对的,在我们活着的时候,气是在身体里面;你只说我的心在外面也不对,因为我感知不到外面。当我的气出去的时候,就真的感觉不到里面,只感受得到外面。什么时候气会出去?可能就是我们身体不见的时候。
“八仙过海”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八仙之中的铁拐李,其实他本来是一个英俊潇洒的人,他打坐修炼到一定程度,心就能出窍云游了。守护他的徒弟看他坐了很久都没有动,也没有了呼吸,刚好他的徒弟要出去办事,就想:他是不是已经死了?那我要守到什么时候?他万一腐烂了怎么办?就把他的身体给烧了。铁拐李也不知道自己被烧了,因为他的心,就是那股气,已经出去云游了。
等他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肉体已经没有了,怎么办呢?慌忙中找到了一具死在山谷里的人的身体。因为那个人刚死,现在要进去借他的窍还来得及,就只有借助他复活了,所以他就这样变成一个又丑又老,还瘸了脚的人。
借助上面这个故事,希望大家能知道一个概念:觉知分别的那个心,就在那股气里面。因为现在它依附着身体,刚好在身体汇聚的地方,所以“黄庭禅”指出你烦恼、心痛的位置、你的心小鹿乱撞的位置、你的心涌动的位置、揪心的位置…..之所以有身上的位置可以举,是因为那团气正在我们的身体里面。
但当有一天这团气出了窍了,不管是因为修炼也好,因为死亡也好,如果那个时候我们还说你的心在两乳正中,这样可以吗?这样不行的,因为那个肉体都要烂掉了。
有人说全身里面都是气。但是,气有个特质,气的密度浓的时候感觉就浓,气的密度消散的时候感觉就消散。譬如说,大家现在看这篇文章时,已经忘了你的手、忘了你的脚有什么感觉,现在请你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你的右手手掌上,马上右手手掌就显现出来,这就是气。气就是你意念一到,气同时就到。意念到,气一到,那个觉知的性就被增强。
你可以把气想像成一个个小电子,小电子要汇聚到一定浓度,它的感觉才强盛到一定程度。所以有时候你能感觉得到,有时候不能感觉到。这些都是正常的。即使那股气离开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的,它忽浓忽淡,你的注意力在这团气的哪个地方,那个地方的自性就出来。所以它既不在中间,也不在里面,也不在外面,因为那是对肉体来说。而如果我们把那团气拿出来说,这整团的气都是你觉知分别的心,就是你的心跟气是划等号的——心即是气。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人体在活着的时候,它有位置可以点;人体在死后,那股气还长存。
也许你会说那如果鬼出来或是佛出来的时候,气里面还有没有一个核心?有的。那时候去感觉,就可以感觉得到,就可以摸得到,但我们现在不必深究。因为当我们现在还是人身的时候,内心纠结就在手摸得到的胸口这个地方,两乳正中,深度大概是2、3寸的位置,才是那股气在汇聚、消散、涌动的地方,让你烦恼不堪的地方,也就是这个一方寸的地方。
佛陀为什么不跟你这样说?因为佛陀教的事情是千秋万载的,宇宙永恒生命的真相。而为什么“黄庭禅”要告诉你心的位置?因为我们只针对我们还活着时,你内心的烦恼纠结在什么地方,这就变成有一个标的,可以让你好好观照和学习。我们现在有这个躯壳,因这个躯壳来说法,所以我们才说心就在两乳的正中间,中医《内经》里面说膻中穴。长远来讲我们还是要告诉你——心就是气,这样更圆满,这样才符合生命的真相。
后记:
之所以花这么长的篇幅来讲解这个公案,因为这对我们来讲的确非常重要。“黄庭禅”今天之所以教我们要修心,重点是要能够从心上的烦恼解脱出来,而不是要像眼睛一样,能在显微镜下能看到烦恼,这是两个概念。
——本文来源:《幸福内心禅》第99集